养老运营知识付费-金教网 智慧养老运营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

文章摘要:常州市钟楼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孟强表示,接下来,常州市钟楼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探索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据悉,该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了

文章摘要:常州市钟楼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孟强表示,接下来,常州市钟楼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探索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据悉,该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了常州市的老年人口数据库、卫生计生信息数据库、低保家庭、空巢老人信息数据库、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等,搭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常州市民政局、老龄委、老龄办、卫生计生协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养老服务支撑和管理平台;近年来,常州市钟楼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创新“底色”和民生“根本”的工作重点,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今天给各位分享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荣获2019年度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在社区,智能技术已经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享受到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近日,江苏省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交流会在常州市召开,交流平台建设和应用经验,探讨和推广常州市智慧养老工作。

据悉,该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了常州市的老年人口数据库、卫生计生信息数据库、低保家庭、空巢老人信息数据库、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等,搭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常州市民政局、老龄委、老龄办、卫生计生协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养老服务支撑和管理平台。

“建设好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老年人,还可以有效缓解家庭养老在养老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李长胜说。

老年人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调查显示,常州市户籍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7.7%,老龄化率居全省第二位。如何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作出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形成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格局是常州市亟需解决的难题。

建好养老服务中心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需关爱有同样温度的老人。为了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常州市专门设立了养老服务和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周威说,目前全市有56名养老护理员入职培训。“为了更好地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我们专门为养老服务人员建立了职业培训体系。”

常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是持证上岗,与持证上岗的工作人员应当一致。“我们要针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把专业化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家庭和社区老人提供精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在常州市金坛区仙霞新村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各式各样的康复辅具、生活护理用品琳琅满目。

常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常州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7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0家、民办养老机构3家,社会办养老机构1家,已实现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的全覆盖。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苏州新导”启用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以前的时候,一开始老人不相信社区,现在可以安心了。”昨天下午,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西青区薛家桥社区举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给吴琴连连点赞。

经过近2个月筹备,“新导”升级为“我嘉餐厅”,完善了西青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平台不仅面向社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也面向街镇居家老人,包括全区22个街道、5家社区老人。

“互联网+”赋能养老

“你好,家住道里,我今天帮你量血压。”5月25日中午,家住青白区“智慧养老”线下服务中心的吴琴接到了一位老人的电话,通过手机联系上她。老人说:“我上周刚做了一次体检,结果显示血压偏高,后来又通过手机量了血压。”

老人的体检结果显示是偏高,今天突然发病,当即家人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吴琴说:“我记得当时血压挺高,但身体不是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就连闺女都不在身边,孩子也不在身边,在家很孤单,你们给我打个电话吧,因为我又不舒服。”

上门服务为居家老人安装电子腕表,实现居家养老“智慧化”。

家庭养老服务中心里,有了“智慧”的平台,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更多服务。李玉荣介绍,通过电子腕表、定位信息等数据,平台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急救、健康管理、居家安全等多方面服务。目前,孝老食堂已采集老年人的数据信息350余条,包括健康数据110万条、异常数据5.5万条、重点人群数据5.5万条,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

子女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查看父母的居家情况,老人遇到突发状况能及时与子女进行语音通话,及时发现、控制居家安全。

“现在我们老人家里有紧急情况,腕表监测到了,我们立即就会通知他。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常州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项目通过了省、市、县(区)三级验收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1月15日,省民政厅、省发改委联合召开2021年全省民政服务机构等级评定结果通报会,常州市钟楼区等14个单位被评为优秀等次。其中常州市钟楼区、溧阳市钟楼区分别被评为优秀等次,常州市钟楼区、金坛区、武进区、常州市钟楼区、溧阳市新北区、常州市钟楼区被评为优秀等次。

近年来,常州市钟楼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创新“底色”和民生“根本”的工作重点,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7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有养老服务站点164个,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下一步,常州市钟楼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政策精神,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路子,真正让群众养老不再难题。

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鲁志鹏代表

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常州市钟楼区在建设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目前,全区拥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62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站140个,在建及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9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常州市钟楼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孟强表示,接下来,常州市钟楼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探索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常州市养老服务中心

常州市养老服务中心

常州市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2018-10-25 15:4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陈利军

10月22日,常州市养老服务中心试运营暨智慧养老工作推进会在常州市福利医院成功召开。常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世忠出席会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民政、计生、公安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智慧养老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陈世忠表示,养老服务中心是常州市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老年人提供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场所。其在满足老人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关爱等全方位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特点,突出专业化、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打造为老助餐、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老年教育、健康促进、医养结合、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常州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据了解,“嵌入式养老”作为我市养老服务的一个创新举措,让老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神关爱等综合性、多样化养老服务。例如,南京市民周国忠就有了一个80岁以上的老人吴老的女儿,养老服务的范围还包括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家庭情况、有无困难、疾病等方面,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据悉,《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老年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并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老年人人数的比例分担经费,保障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购买服务,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第四十九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养老服务的收支情况,以及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标准和渠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养老运营知识付费-金教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jxv1.cn/archives/5353

作者: jinjiao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761-5656

邮箱: email@jinjiaozs.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