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智慧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而“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智能终端产品和技术,将传统养老服务与新时代养老服务相结合,有效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提供面向老年人、社区及居家老人的一体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的概念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软件等设备,涉及到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结合“互联网养老”的建设模式,打造“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为您推荐文章知识点:智慧养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前景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智慧养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9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智慧养老”成为广受关注的议题。智慧养老的概念和模式比较多,现在一起来看看。
智慧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体系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服务层、应用层构成。
智慧养老体系的建设,是构建智慧社区养老体系的基础。智慧养老体系的核心是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新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以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服务+管理+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形成和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与现代化、智能化相结合,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智慧养老服务。
1.“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以老人需求为中心,以远程监控为手段,利用智能家居设备、远程监控等科技手段,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是在社区范围内,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而“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智能终端产品和技术,将传统养老服务与新时代养老服务相结合,有效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提供面向老年人、社区及居家老人的一体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目前,有关部门已开展支持“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政策和措施有关。“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发展,实现了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和人性化,从而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更有效率。
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前景

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前景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日讯 “我今年72岁,退休后每个月有五千多的退休金,儿女们平时工作忙,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现在有了‘智慧养老’服务,生活方便多了。”70岁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云兴社区居民王先生说。
唐山市丰南区前程路街道前程社区工作人员在介绍智能手环。长城网记者 刘佳硕摄
“这个手环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紧急呼叫可以一键呼叫就近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70岁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前程路街道前程社区居民刘先生说。
社区工作人员在指导社区居民使用智能手环。长城网记者 刘佳硕 摄
“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对老人的居家安全开展了全方位24小时的保障,只要老人有需求,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前程路街道前程社区党委书记赵志燕说。
日前,中央新闻联播播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其中一项内容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据介绍,针对老年人,山东已经建成5701个农村幸福大院,其中,县乡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建成1100处。在推动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省里又着力推进“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目前,潍坊全市已建成532处农村幸福大院。此外,山东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探索互助性养老、流动党员关爱、“互联网+居家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打造“幸福大院”“党建+”社会养老服务品牌。
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
聚焦重点人群,推动养老院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今年,省民政厅将定期开展全省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围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115项重点工作任务,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欺老虐老弃老行为。全省各地民政部门将结合实际,严格按照标准,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
智慧养老的发展方向

智慧养老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也在加速推进。社区养老、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服务层出不穷。通过智慧养老的方式,老人生活更加方便,同时也提升了子女的照顾效率。当前,智慧养老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养老中的应用。而作为智慧养老的重要一环,智慧养老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智慧养老的目标和智慧养老产业的内容有哪些?目前智慧养老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从互联网+养老的方式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 智慧养老的概念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软件等设备,涉及到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结合“互联网+养老”的建设模式,打造“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二、 智慧养老的应用“智慧养老”通过养老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养老服务的管理水平,以及养老服务的质量。可以促进养老服务行业资源整合,降低养老服务成本,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化配置。
三、智慧养老的应用系统架构智慧养老系统架构智慧养老包括了养老院管理系统、养老大数据平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智慧养老监管平台、智能养老服务系统、智能化养老服务系统。其中智慧养老系统包括:
01、呼叫中心系统
呼叫中心系统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进行服务工单,以及老人需求的即时到达、语音调度、一键呼叫等,根据老人的需求,进行各种类型的语音调度,按照老人需求来分配任务,然后调度给相关的养老服务、机构、系统以及老人。
02、健康管理系统
健康管理系统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在为老人提供健康数据时,通过实时定位,以智能终端采集老人信息并且上传系统平台。
智慧养老行业前景

智慧养老行业前景如何?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养老设备的应用已经在我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我国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而智慧养老产业也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迎来了新的机遇。
政策利好,市场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老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2.6%。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形势日益严峻。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据悉,今年1月至9月,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并提出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
在会上,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司长王海东表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尤其是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王海东表示,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让老年人幸福安康、老有所养。
聚焦2022年服务高质量发展,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并发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据介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是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立项阶段性成果,“标准”将指导养老机构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高养老机构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2018年底修订形成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