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产业规模范围与市场规模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智能产品、信息系统与现有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并针对传统养老服务业态进行深度拓展,形成以养老需求为中心的智能养老服务系统;重点任务包括: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目前,市养老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已录入老年人信息4万余人,养老服务机构监管率达到100%,并建立了全面、准确、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数据库…
为您提取的本文阅读重点:智慧养老产业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产业链
智慧养老产业链可分为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养老产品、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养老产业应用、智慧养老服务七个方面。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健康养老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一、养老产业概述
我国养老产业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机构上门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6大类服务。
2、养老服务机构
主要是指依法登记的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等服务的机构。
3、养老机构
主要是指依法办理登记的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养护服务的机构。
4、社区养老服务
主要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5、机构养老服务
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入住评估与轮候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机构床位设置与服务、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养老机构护理站建设与管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与服务、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与评价、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监督管理、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等养老服务。
6、智慧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服务不仅有“物联网+”的智慧,还有“云计算+”的“互联网+”的智慧,即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平台、家庭养老床位远程监控平台。
3、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养老服务呼叫系统、养老服务门户网站、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平台、居家上门服务人员监管平台等,为居家老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目前,市养老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已录入老年人信息32.4万余人,养老服务机构监管率达到100%,并建立了全面、准确、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数据库。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百万亿)
全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百万亿)
【国际在线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口也日益增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4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1.9%。根据预测,到2030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其中90%为老年人。老年人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养老产业的受益者,能够产生更多养老产品的需求。
据民政部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人,占总人口的34.1%。而根据预测,我国2050年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将分别达到5亿人和4.3亿人。根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总数将达到峰值4.87亿人。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比、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匹配,将进一步加速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养老产业潜在需求巨大 行业有待提升
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了巨大的养老产业市场需求。调查显示,对养老产业的消费主体主要包括老年人、养老服务企业、养老用品制造企业、养老地产开发企业等。从养老产业相关产业的统计来看,目前,养老产业总体的市场规模约为7万亿元左右,未来有望继续扩大。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据艾媒咨询数据,预计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8.8万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8.8万亿元。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迎重大利好。
在政策支持、市场发展、医疗健康、科技赋能等因素推动下,国内养老产业正在逐步实现从需求侧驱动向需求侧驱动的“良性循环”发展。养老产业发展的供需缺口在“十四五”期间达到顶峰,预计行业年营收6.9亿元,将有望突破10万亿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预计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龙头股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龙头股“澳洋健康”到底赚钱吗?
日前,澳洋健康与中国“澳洋健康”签署合作协议,由中国“澳洋健康”作为首家A股上市公司与中国“澳洋健康”合作运营的企业,将利用澳洋健康智慧医疗养老产业平台在海南、福建、江西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下自建医院和健康管理中心等模式,拓展业务。
签约现场。
随着“澳洋健康”与中国“悦心健康”子公司“澳洋健康”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发挥各自在健康养老产业领域的综合运营优势,共同在健康养老产业以及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业上下游提供医疗康养综合解决方案,并通过政策性保险产品的供给,充分发挥金融保险产业整合优势,帮助共同推进构建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
同时,中国中铁建集团还与美泰健康养老集团在建筑设计、科技服务、运营、医疗康养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医养结合”落地。
“澳洋健康”子公司与中国中铁建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澳洋健康”子公司与中国中铁建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澳洋健康”子公司与中国中铁建设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仪式上,中铁建集团将以国际康养地产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为切入点,向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养老领域全面开展合作。
未来将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60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而空巢老人比例高达80%。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养老服务市场空间巨大。
“澳洋健康”将利用旗下子公司提供的优质医疗资源,深入布局养老行业。在国内外,其将有布局海外市场的海外养老基地,为中国养老服务市场拓展海外养老市场。公司目前已运营的澳洋健康国际医养中心项目,为投资者提供了包括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人才培训、精准帮扶等全方位的健康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市场规模

智慧养老市场规模估算(CRIC)达到503亿元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近3.2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发展相对落后,加上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使得智慧养老产业很难快速发展。
近年来,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会给社会带来哪些益处?未来发展趋势怎样?未来发展趋势怎样?
新华网思客
由新华网和《小康》杂志社联合主办的“GIIS2019中国小康论坛”于2019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智研咨询-2018”,由新华网和《小康》杂志社联合推出的“2019中国小康论坛”是中国小康网推出的一档以“智慧养老”为主题的节目,由小康股份副总裁、小康股份董事长刘志强主持,中国小康网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互联网十大影响力品牌。
截至2018年12月,新华网已连续三年获得《财富》中国500强榜单。
刘志强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洞察-—中国的整体运营之道》一书中的观点:“在中国社会,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我们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我们都是有利有弊的。”在智能养老服务的需求方面,如何发现供给不足?在解决方案的供给方面,如何聚焦到了老年人的刚需中,让科技如何赋能居家养老服务。
如何深度解决居家养老服务的刚需?刘志强认为,政府应该打造一种基于大数据统计的透明化的养老服务平台,可以进行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判断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是否精准,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
与此同时,针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社会现状,政府也应该完善养老服务的线上线下配套政策。例如,针对目前大部分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居家养老服务的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从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向精神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转变。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标准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标准有哪些?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央编办综合局、民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以智能终端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人民群众的健康及养老服务需求,深度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形态。
本次印发的《行动计划》明确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发展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和推进措施、组织实施及管理体制等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数据库,建设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重点联系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中心,加快建设区县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重点任务包括: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在强化养老服务监管方面,要求强化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的功能衔接,促进养老服务功能有效发挥。通过推进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实现“一网覆盖”“一网协同”“一键通办”“一门受理”,提升养老服务监管水平。
在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要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信息监管制度,推动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共享,完善养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提质增效。
在推进医养康养结合方面,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短板,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在加强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方面,提出加强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强化政府对养老服务的主导作用。
在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方面,提出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医疗机构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是什么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是什么?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2019年疫情后,“智慧养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健康养老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智能居家养老”作为未来养老的一大方向,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咨询、紧急救护、日常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定位1、产业规模范围与市场规模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智能产品、信息系统与现有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并针对传统养老服务业态进行深度拓展,形成以养老需求为中心的智能养老服务系统。通过智慧养老系统所提供的养老服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适用于老人的养老服务。2、养老服务需求分析1)老年人生活需求,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发相关的生活需求。2)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开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如医疗、保健、娱乐、旅游、教育等,同时开发老年人的营养美食、健身娱乐等相关产品。3)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分析,根据老年人年龄段,开发相应的服务内容。4)老年人疾病、医疗、护理需求,开发相关的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医疗服务,如老年人精神疾病、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中风、帕金森病等。5)老年人自杀/跌倒、术后康复的需求,开发相关的护理服务,例如临终关怀、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等。6)老年人社会参与,开发相关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如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健身、老年课堂等。5)社会安全服务需求分析,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行走和安全的基本要求,分析老年人摔倒、滑倒、突发事件、走失、文娱活动等方面的基本特征。6)老年人精神心理需求,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咨询、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二、运营策略与措施分析1)打造运营团队,优化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