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是综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智能家居系统、互联网养老服务等信息技术,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生活信息、社会联系人、政府及社区服务提供方方面面的联系人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精准、高效的服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智慧养老系统,智慧养老系统,智慧养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也通过建立智慧养老系统平台,为政府监管、养老服务监管提供支持,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目前,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老年人口、养老机构、相关社会企业、个人与政府等各方都拥有一定的数字信息资源,只有掌握其信息、系统和服务能力,才算是真正的智慧养老…
文章划重点,请关注以下方面:智慧养老建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养老系统战略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建设
智慧养老建设成为“互联网+养老”新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银发经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等词汇频频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养老被提上日程。
智慧养老是传统养老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信部、民政部、国家老龄办等多部门发布的智慧养老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健康养老、智慧养老,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智慧养老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智慧养老系统具备众多优势
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系统为老年人提供了个性化、多元化、智能化的服务,并将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养老服务信息,与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进行深度对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服务的实时监管,提升了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云计算的背景下,互联网+养老服务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做到数据的动态化管理、服务的精准化供给以及服务的个性化表达,打破了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目前,互联网+养老已经发展到了人人都需要思考和应用的时代,智慧养老已经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化、智能化是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老年人口、养老机构、相关社会企业、个人与政府等各方都拥有一定的数字信息资源,只有掌握其信息、系统和服务能力,才算是真正的智慧养老。现阶段,还面临着养老行业数据资源分散、缺乏数据融合、共享机制以及监管手段单一、服务模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智慧养老系统战略发展

智慧养老系统战略发展
政府领导、企业牵头、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建立智慧养老系统发展模式,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技术应用,促进传统养老模式向现代智慧养老发展。
智慧养老系统应用现状
智慧养老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管理部门、服务提供机构和老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针对老人的需求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的服务。
政府主导下的智慧养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资源进行整合,提供方便的服务。
二是实现政府机构运营模式和各部门协调发展。
三是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老年人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
四是对政府、社会力量和个人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市场化运作。
五是加强老年人信息安全,提升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智慧养老系统服务体系
智慧养老系统包括基础信息服务、个人信息服务和社会力量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主要是指的应用程序的“基础信息服务”。
个人信息服务主要是指居民的个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健康信息、医疗信息、家庭联系人等。
社会力量服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公共事业服务、社会组织或其他组织。
社会力量服务指的是为社会力量提供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企业或社会组织提供的一些必要的资源,如医疗、教育、就业、法律、行政、就业培训等,这是在社区里的信息服务,和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信息服务。
社会力量服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公共事业服务、社会组织或其他组织的其他组织。
社区公共事务服务:包括:社区事务的指派和处理,社区事务的研究和发布,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和办事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经费的筹集和使用等。
社区福利服务:包括社区社会福利服务,包括社区综合福利服务,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经费管理和财务管理,社区家庭服务等。
社区医疗服务:包括社区居民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出的医疗服务申请,进行社区居民体检和预约就诊。社区医疗服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上门医疗服务。
推进智慧养老

推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智慧养老系统,智慧养老系统,智慧养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也通过建立智慧养老系统平台,为政府监管、养老服务监管提供支持,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互联网+养老”让养老生活更智能更美好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的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为了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国家不断加强“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互联网+养老”的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养老系统应运而生,它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的新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为老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化的养老服务。
在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下,老年人可以通过智慧养老系统平台,获取各项养老政策,并进行在线咨询、预约,还可以及时了解各类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了线上线下资源,可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养老服务,让老年人真正享受智慧养老带来的便捷、高效和暖心的服务。同时,也为老人提供了方便、快捷、贴心的“智慧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服务系统软件中的“智慧养老”系统,不仅可以满足老人在安全防护、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结合起来,并进行实时监控,使得老年人在安全防护方面得到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如下图所示,该系统软件主要分为4个核心功能,一是定位功能,支持定位功能,只有在老人突发疾病时,软件系统能够对老人位置进行定位,让老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求助;二是语音功能,使用语音交互功能,老人只要说出想要找的地方,系统就能够自动识别, 并且快速定位到老人所在位置;三是智能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分析老人身体健康状态,从而为老人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四是个性化服务功能,当老人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老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在线上发起求助,平台接到求助请求后,便会第一时间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服务;五是语音功能,老人只需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老人可以通过语音通话功能,呼叫服务中心,平台可快速进行语音播报。
智慧养老体系

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的构想
我国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人口老龄化也是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也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不断发展的老龄化趋势中,我国也不断地健全养老体系。同时,为了缓解养老机构床位紧张的情况,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足,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护理型床位占比也逐渐提高,养老机构对护理型床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的护理型床位仍然供不应求。随着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的不断增加,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年人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机构养老的床位也会越来越高,既减轻了社会的养老压力,又有利于养老机构发挥各自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在养老机构进行护理型床位占比情况的调查,已经成为了全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均的一项重要指标。
全国平均每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约为37.4张
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普遍偏低,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老年人口41.35万人,占总人口的17.45%。2016年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人口在本市的老年人口共155.11万人,占总人口的21.6%,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将达到216.88万人。虽然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仍然较高,但北京市老年人口持续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增长。
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十四五”时期北京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了保障老年人口的健康权益,北京市将加强对养老机构运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同时对养老机构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支持和引导,促进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办法(试行)》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入院评估制度,对老年人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照料护理等级。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困境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难题,如何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度晚年,并且老有所养,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养老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在2021年,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推动智慧养老行业发展,让养老智慧化、科技化、智能化,不仅是让养老更便捷,同时也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面对这些问题,智慧养老 进入解决方案。
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是综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智能家居系统、互联网+养老服务等信息技术,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生活信息、社会联系人、政府及社区服务提供方方面面的联系人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精准、高效的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不仅包括生活服务,还包括医疗护理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紧急救助服务等。
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包括居家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
社区服务主要包括:
1、上门服务。
2、日间照料。
3、短期托养。
4、心理咨询。
5、全托服务。
提供的服务项目有:上门做饭、上门理发、洗衣服、打扫卫生、家电清洗、保健按摩、代购代办等。
小马(北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小马(黑龙江)
我们的社区服务就是把我们老年人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服务完美地嵌入到我们社区的老年人的心里,让我们的社区居家养老更加便利。小马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个社区养老服务的连锁机构,我们以旗下的小马O2O小马卫生服务站为平台,提供网上预约、上门服务、小马社区站、小马医生APP等多种社区服务,同时提供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健康咨询、助餐服务等。
智慧养老发展规划

智慧养老发展规划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其中提出,“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根据这一目标,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坚实支撑,助推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加快智慧养老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各方力量,促进产业融合,对推动我国智慧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智慧养老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所提出的。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在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上,国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在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中提出相应的政策。截止2020年11月底,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为34万个,床位总数为343.6万张,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同比增长了16.3%,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数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养老服务机构、设施、人员的增长速度。
以智慧养老、医养结合、适老化改造等为代表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与老年人的真实需求相比,智慧养老行业发展却相对滞后。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政府层面,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能力不足,产业发展不均衡。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早在2019年,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3部门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计划在5年内建设50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日益凸显,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完善,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系统工程,需要从需求出发,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扶持政策,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