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是以民政部门为平台,集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培训、行政管理、养老工作人员监督管理、老年人权益保障、老年人志愿服务、老年人住宅、老年人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信息化系统。
业务开展情况
1.老年人权益保障业务
2017年,全市户籍老年人权益保障业务达到1067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185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65岁以上老年人8234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7.93%。
2017年,全市户籍老年人数为3215万人,占总人口的41.50%,65岁以上老年人数为2883万人。
市民政局积极协调推动,完成《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建立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机制工作方案》等38个工作,为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夯实了基础。截至2017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数量达11461万名,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45.76万名,户籍老年人口达到5.07万名,占总人口的29.1%。
2.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增加
2018年,全市户籍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数比例达12.61%,高于全市总人口34.2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全市80岁以上人口的人口也不断上升,2017年,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为16.26%,老龄化的总人口上升到49.4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67%。
市民政局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在全市129家民办养老机构中升至148家,公办养老机构的总数达到35家,全市符合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总数的89家(含失能特困供养、民办养老机构62家(含失能半失能供养、失智供养、公建民营、民办特困供养)床位),已全部按照市民政局要求下发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标准运营,2021年底前全市共有65个,为全市居室、日间养老服务中心、照料中心、睦邻互助院6所区。
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特困供养、公建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养老机构4个居家养老机构单独建有、公建民营的失能失能失智供养机构模式,10个独立生活区(敬老院),已经实现每张床位达到60张个。为全市790户2000余名特困人员全部按照每张床位的标准配备护理型床位,其中70周岁以上特困人员1人,每张床位达到75人,每张床位平均每张床位最高仅够满足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