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智慧养老云平台以大数据为依托,整合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及服务商,整合养老服务、照护服务、社区服务等资源,通过对老人居家养老数据的收集、分析,能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老人、子女、服务提供商、政府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之间的互通互联互通,为老人提供养老一站式服务;在智慧养老一体化的服务理念下,通过智慧养老云平台,能够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公寓、老年餐桌、老年医院、敬老院等机构养老服务信息,整合成一系列一体化的系统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自2017年起,在临河区、杭州的试点工作中,就搭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老人提供安全监护、紧急救助、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等服务…
为您推荐文章知识点:智慧养老的服务模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养老让服务便捷如点菜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的服务模式
智慧养老的服务模式本身,在服务质量上没有很高的权重,但同时也要注意服务的时效性。智慧养老能够改变传统养老模式下的服务体验。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养老服务之间所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在智慧养老一体化的服务理念下,通过智慧养老云平台,能够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公寓、老年餐桌、老年医院、敬老院等机构养老服务信息,整合成一系列一体化的系统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服务为实现更高的服务质量与更优的服务管理,不仅需要对居家养老的长者提供各类服务,而且还应配备有专人提供面对长者,并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设施,这种以专业的养老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智慧养老服务的核心,也是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最佳选择。
总而言之,智慧养老服务是整个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是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养老服务系统为区域化、标准化、综合性的养老服务管理模式提供了基础。它可以在老人、服务人员、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服务人员之间搭建起网络的桥梁,最终在实现系统、流程、服务、数据的融合互动过程中形成广泛的服务合力,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二、智慧养老服务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智慧养老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智慧养老服务中,数据和信息、平台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支撑,数字鸿沟问题突出,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水平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尚未形成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合力,且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设备过程中存在顾虑,限制了信息的有效传播,造成了信息泄露、信息失真等现象。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仍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但其对老年人能力的影响是逐年增大的。目前,大部分智慧养老服务信息都处于滞后于老龄人口规模化、老龄人口高龄化的发展趋势之中,造成社会养老资源整体资源供给不足。
智慧养老让服务便捷如点菜

智慧养老让服务便捷如点菜
新华社杭州7月16日电(记者施婧婷)“有了智能设备,感觉安心多了。”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小刘用鼠标轻轻按下墙上的“一键呼”,卧室、卫生间等场所的“SOS”键就自动弹出来了。工作人员在向老人确认老人身份后,老人就会被呼叫过去,他们要进行“点单”服务。记者近日从杭州市滨江区获悉,该区于2021年底建成首个由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怡亲安安”,将于6月初正式上线。
“怡亲安安”是杭州率先试点实施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由政府购买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通过线上呼叫服务和线下实体援助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有需要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助洁、助餐、助浴、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老人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购买服务,在家即可享受养老机构、护理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各类专业化养老服务。
2. 服务内容
1.助餐
以老人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况,为老人提供就餐、送餐等服务。餐费按照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收取,餐食标准为500元/餐,餐费由市场价进行结算,政府按照成本核算。根据实际用餐情况,政府运营补贴与个人付费相结合。
2.助医
提供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医疗护理等服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短期住养服务,老年人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告。
3.助洁
提供房间打扫卫生、物品维修、上门理发、换洗衣服等服务,护理员每日上门服务不少于1次,费用根据老人实际需求略有不同。
4. 助餐
按照每人每天1元的标准收费,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
5.家政服务
提供家政服务项目,根据老人需求提供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

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不断丰富
老年人哪里多、养老服务就覆盖什么程度、居家养老服务就跟进到哪。自2017年起,在临河区、杭州的试点工作中,就搭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老人提供安全监护、紧急救助、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等服务。
这种智慧养老系统还可以根据老人的需求,实时准确地提取老人的信息,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康复理疗等。并且平台能够记录老人的健康数据,老人的幸福指数一目了然。
据了解,该平台是杭州市首批智慧养老机构,2020年在6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智慧养老云平台以大数据为依托,整合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及服务商,整合养老服务、照护服务、社区服务等资源,通过对老人居家养老数据的收集、分析,能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老人、子女、服务提供商、政府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之间的互通互联互通,为老人提供养老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有4家养老机构上线。
西湖区
杭钢花园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西湖区位于杭州市西北部,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老年人口多、困难多,但社区养老服务却缺乏有效的监管。今年以来,西湖区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以社会力量培育养老服务品牌为基础,以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为手段,以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养老服务品牌为目的,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打造养老服务“西湖样本”,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了新的样本。
杭州下城区首家养老服务平台——杭州下城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正式上线。下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城区在创建“品质养老、智慧养老”方面下足了功夫。下城区民政局通过开展幸福家园、阳光长者、睦邻点、养老顾问、社工站等试点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在全区推广智慧养老服务。
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智慧养老是一种“云服务”模式,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养老利用先进的IT技术手段,将老人、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联系起来,实现联动,提供及时、便捷、高效、智能化的医疗服务。
智慧养老的定义和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龄人口已经从2013年的100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约120万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的压力,也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尤其是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使得养老保障制度面临严重不足。
我国养老的模式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其中家庭养老的养老依然有“依托”的存在;机构养老则主要是由养老机构所提供,由养老院照顾老年人,比较缺乏。而且以提供养老服务的社区为基础,服务内容是简单,缺乏专业性,服务水平不够全面,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在养老模式下,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我国养老服务业已经走过了从家庭养老到社区养老的转变。
王爱华建议,当前中国的养老模式分为三种,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照护机构。据中国老龄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5亿人。201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养老机构数量和数量不断增加。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和设施23万个,养老床位总数34万张。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机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家。但是养老机构床位数却是刚刚过去的2014年,养老机构数量却仅占养老机构总数的3%。这意味着,除了“公办养老院”之外,它还未进行其他养老机构的有效供给。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也会随之增多。
